首页 > 专题专栏 > 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 > 正文

西畴:聚焦“三同”巩固“三力”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06-21 09:51  来源:文山州双拥办  【字体:     打印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西畴县坚持聚焦“三同”巩固“三力”,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推动双拥工作走深走实走新,奋力谱写了“双拥根深叶茂、军民鱼水情深”的西畴新篇章。    

——军政同向发力,增强发展“战斗力”。一是将双拥思想融入各领域全过程。驻西部队积极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在军营和兴街前线指挥部让党政各级干部职工和学生体验军营文化、观摩部队内务秩序,学习军人的荣耀、职能使命和战斗精神,切身感受投身双拥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部门党日活动在大江东革命老区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省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南疆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学习居安思危、崇军尚武和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受教育12000余人次;二是军政协力构建双拥工作新格局。突出“三个”全覆盖,多维度抓实抓细双拥创建工作。靠教育系统抓关键。将双拥创建纳入县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县领导坚持每年到军营过“军事日”,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轮训一次双拥国防教育;基层人武部每年定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双拥教育培训;各学校把国防和双拥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贯穿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始终,每年参加军训国防教育2000余人。靠社会合力抓普及。利用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征兵、民兵训练、慰问驻军等时机,通过举办国防教育报告会、演讲会、图片展、国防知识竞赛等形式,利用抖音小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一步扩展宣传面,广泛开展双拥知识教育。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拥主题街、拥军路、双拥主题广场、双拥主题公园、主题雕塑、宣传墙、双拥林等,建立涵盖机关、部队、学校、家庭的全方位、多层次全民双拥国防教育网络,让双拥知识遍及每一个角落。靠系列活动抓参与。拍摄双拥故事微电影、双拥工作公益广告,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双拥在基层”、悬挂“光荣牌”,推选“最美退役军人”“双拥先进单位”“双拥先进个人”“防空演练”“军事开放日”等活动;在“八一”节期间开展“七个一”拥军优属活动,在多元互动中,让全县干部群众感受到“军爱民 民拥军”的浓烈感情。

——军地同频共振,增强发展“凝聚力”。一是开展政策拥军,用制度维护军人荣誉。近年来,先后3次印发退役军人“两保”接续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规定,在“人社局”与“医保局”等服务大厅设立“一门受理协调办理”机构,有效地推进“两保”接续工作的全面开展,保障47名退役军人享受应有待遇;民政、教育、人社等出台了现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入学费用减免、参保减免等政策;在公共场所设立“军人依法优先窗口”,在9个乡(镇)建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二是开展服务拥军,用发展延续军人光彩。按照“阳光安置”工程,共安置事业岗位11人;召开退役返乡欢迎仪式座谈会,创业优惠政策宣讲,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帮助其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对符合条件的24名优秀退役军人推选进入村委会(社区)“两委”班子。与10家大型门店和企业签订拥军优属合作协议,双拥主题街有35户商户参与了拥军优属活动。三是在“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全面开展走访慰问驻西部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维和人员、军烈属,用实际行动践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受尊崇的职业。

——军民同舟共济,增强发展“向心力”。近年来,驻西部队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始终冲锋在前,在建设地方、服务发展中始终全力以赴,在扶危济困、脱贫攻坚中始终尽心尽力,为西畴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县人武部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筹措大量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为群众修桥补路、发展生产;官兵无数次的走访座谈,只为困难群众能就医就学,就业增收,为困难脱贫致富出钱出力。西畴县消防救援大队在重大火灾、县城区抗洪救灾,抗旱保春耕等急难险重现场从不缺席,圆满完成了20多起重大消防保卫任务,成功处置了200多起火灾扑救、100余起交通肇事和人员被困等抢险救援任务,驻地官兵始终牢记“守一方热土,保一方平安”的服务宗旨,奋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西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讯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dzzwb@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dzzwb@163.com,0876-3990267;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