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 > 正文

拉高“标”杆 文山州双拥模范城创建“创则必成”

2021-08-17 17:03  来源:文山州双拥办  【字体:     打印

2021年6月3日至4日,省委省政府在文山召开现场办公会,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谋篇布局、擘画蓝图。州委书记陈明结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行动,紧扣“三个示范区”定位,以“六大战役”和十项重点工作为主线,拉高标杆,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七城创建”战役之双拥模范城创建目标,2022年州级实现创成省级双拥模范城,2024年州级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8县(市)作为创建承载区一体推进。      

传承历史“明标”,文山州双拥文化底蕴浓厚。文山是全国唯一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原战区”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一块革命传统悠久、红色基因深厚的热土。长期以来,文山各族人民大力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秉持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传承,军民之间结下了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勤劳勇敢智慧的文山各族人民,同样用热血保卫祖国神圣领土,谱写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双拥史诗,在保家卫国战争炮火声中,涌现出无私奉献的“民工骡马队”,用鲜血和汗水,用肩膀和脊梁,铺成了一条条钢铁大道,成为边境巩固国防的坚强盾牌。“支前模范”陶开秀、“子弟兵的好妈妈”张翠黄、“壮乡穆桂英”蒋顺英等模范人物,留下了生动感人的双拥故事,是文山双拥文化的源泉,是我们创建双拥模范城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山各级党委政府在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为军人和家属排忧解难,让广大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从而保障军队能打仗、打胜仗。驻文部队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处理急、难、险、重等任务方面始终冲锋在前,不辞劳苦,全力支持地方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近年来,文山州先后有6个县25次荣获“云南省双拥模范县”、2个县5次(麻栗坡3次、富宁县2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文山双拥工作历史悠久,双拥文化底蕴深厚。

调度前进“灯标”,文山州双拥工作步履坚实。今年5月8日,州委书记陈明主持召开全州双拥模范城创建启动会议,强调要以“创则必成”的决心抓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文山双拥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谱写新篇章。

充实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设置了双拥模范城创建办,实现军地合署办公,专人专门推进工作。各县(市)也对应设置了创建办,配备了工作人员,全州上下目标明确、一体推进。      

双拥载体“多元”。继“文山舰”命名后,文山州充分挖掘军民鱼水情红色资源,在文山市“爱民桥”桥头树立纪念碑、设置宣传栏讲好“爱民河”故事,打造爱民为民“红色地标”;在“凯旋门”旧址建设新的“凯旋门”,打造集国防教育、双拥创建和居民健身锻炼、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战无不胜“红色地标”;在现代战争遗址老山主峰建设纪念碑,打造保家卫国“红色地标”;在原猛硐雷场建设扫雷纪念碑,打造使命担当“红色地标”。同时谋划打造一批能充分展示文山原战区元素的双拥主题广场、公园、示范街和双拥街道、社区等文山双拥工作金字招牌或品牌,大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

双拥作品“丰富”。制作完成由国家一级作曲家王和声谱曲、著名军旅诗人雷从俊作词、著名歌唱家叶翠演唱的文山州双拥主题歌曲《红土之上》。正在组织拍摄的双拥主题微视频、公益广告和《梦回帐篷小学》微电影,力求通过“接地气”的艺术作品展现文山双拥特色文化,凸显文山边疆民族地区和原战区军民同守边防、共建边疆的宝贵双拥历史、再现文山英雄人物,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老山精神”,强化双拥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推动文山州双拥工作向纵深发展。

双拥活动“给力”。慰问活动暖军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州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生活困难支前民兵民工等各类人员334名,发放慰问金合计23.1万元。“八一”建军节期间,州四套班子分为7个慰问组深入驻文各部队慰问全体官兵,向官兵致以节日的祝福和深情地问候,根据部队需求赠与水果、健身器材、电子设备等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8万元,向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表达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帮扶援助送温馨,先后组织开展“情暖老兵·关爱帮扶”、“八千里边防百镇(乡)千村烈士遗属、“对越自卫还击战文山州参战困难老兵资助”、“八一建军节送温暖”等活动,共帮扶援助120位退役军人及烈士遗属,资助帮扶援助金39.8万元。携手中安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温暖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为全州1082乡镇(街道、农村)、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和部分特困退役军人安装价值45万元太阳能LED照明灯,切实解决了部分烈士遗属、参战老兵、老党员和困难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了“尊崇军人职业、关怀关心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志愿服务守初心,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分队,鼓励退役军人发挥自身优势,有序参加社会综合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队成为党的政策“宣传队”,帮扶解困“后备队”,抢险应急“突击队”,思想稳控“工作队”,乡村振兴和强边固防的“战斗队”,全力打造“文山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助推文山双拥创建再添新色。政策落实解揪心,文山州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定“拥军优属”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协调推进重点工作任务,从解决现役军人“三后”问题、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政策、保障优抚对象切身利益入手,科学安排办实事项目,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增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确定经纬“坐标”,文山州双拥创建创则必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七城创建”中,双拥模范城创建是政治荣誉,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以超前的思维、有力的举措、扎实的作风,主动拉高标杆,勇于争先进位,以“创则必成”的决心抓好落实和推进。

提高政治站位抓创建。把讲政治体现在创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求过硬,真心实意办实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搞形式主义,不作秀,强化政治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创建出实功、见实效。

强化责任担当抓创建。站在新的起点上,聚焦双拥模范城创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担当意识,强化学习调研,投入精力实力,补齐创建短板,力争2022年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成功,2024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成功。

落实制度措施抓创建。围绕“法律政策落实年”,抓好文山州《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文山州祭扫烈士服务保障办法》等退役军人工作配套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打通退役军人工作的“中梗阻”;统筹抓好联络联动、经验总结、台账归档等工作,解决好“一票否决”问题。

推动矛盾化解抓创建。聚焦退役军人群体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实施退役军人重点工作攻坚行动计划,按照“总体平稳、先急后缓”的原则,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被动为主动,把军地问题纠纷和矛盾诉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聚焦项目基地抓创建。做实文山军人公墓、文山优抚医院、文山荣军医院以及烈士纪念设施修缮改造等系列退役军人工作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利用好云南省退役军人就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文山州分基地资源,引入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入驻基地合作,挑选优质机构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为军人铺好“后路”。

(张雯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讯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dzzwb@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dzzwb@163.com,0876-3990267;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