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
《云南法制报》刊发文章
《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走深走实》
关注文山州
构建“四责协同”责任共同体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
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走深走实
全文如下
↓↓↓

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走深走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 巫运康
省委书记王宁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强调:“云南自然生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建设清廉云南。”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事关我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事关我省政治生态出清向好,事关我省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近期,我以“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名义,带着州纪委监委相关同志先后到发改、财政、住建、市管、人社、民政等部门以及部分县(市)开展调研,与同志们一道研究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我认为要进一步增强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刻认识“清廉云南”建设实施主体从纪委监委转变为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大变化,构建“四责协同”责任共同体,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走深走实。
增强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背后都是管党治党的责任问题。“清廉云南”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提出“十大行动”,开列“十张清单”,打出管党治党“组合拳”,是对当前云南全面从严治党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把握,也是从源头解决云南管党治党问题的科学方法,对文山来讲是对症下药、正当其时。
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是修复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一招。“清廉云南”建设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穿始终,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以“小单元”构建“大格局”,开列的“十张清单”明确了重点任务、主要措施、责任部门,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清廉云南”建设的目标路径。当前,重构文山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等不起也急不得,必须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的过程就是修复净化文山政治生态的过程。
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实践载体。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要拥有权力,就有被腐蚀的风险。反腐败斗争也绝不是简单的处理几个人,根本在于依规依纪依法管人、管权、管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总比把人关进“笼子”里好。从文山州查处的典型案件看,“腐”的冲动还很原始,背后是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的缺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就是从“小切口”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堵塞监管漏洞,完善制度体系,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构建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责任共同体
深刻认识“清廉云南”建设实施主体从纪委监委转变为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大变化。“清廉云南”建设从推进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5个“清廉单元”重点打造,到实施以“小”见严纠“四风”、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问题等“七大行动”迭代升级,再到今年省委部署推动的“十大行动”打造3.0版。至此,以纪检监察机关为主推动实施的“清廉云南”建设,深化提升为省委部署推动实施的重要政治任务,云南全面从严治党踏上新起点,“清廉云南”建设翻开新篇章。
严格落实“四责协同”要求构建责任共同体。“清廉云南”建设是内容丰富、涵盖极广的系统工程,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关键在于责任落实。当前,部分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职责未充分体现,责任传导层层减弱,有的甚至把“清廉云南”建设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把手”工程交给地方纪委、部门纪委牵头。各级党委政府要扛牢扛实主体责任,完善责任传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牵头主抓,“一把手”要担当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当好“施工队长”,做到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促、亲自落实。各级纪委监委要充分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监督推动。各级职能部门要全面履行主管、监管职责,加强左右协调、上下联动,聚焦“十大行动”具体抓、抓具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通过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融合、各方责任积极参与,最终凝聚起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全域推进、全面共进的良好态势。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
冷静研判形势,切忌盲目乐观。近年来,文山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政治生态出清向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反腐与发展互促共进的“云南现象”在文山得到充分体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文山州多名厅级干部先后落马,全面从严治党的头雁效应变成破窗效应,政治生态长期遭到污染,尽管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但污染因子还很多、污染底泥还很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依然任重道远。全州各级党委(党组)要冷静分析研判所在行业、领域和地区政治生态形势,决不能对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盲目乐观。
坚持问题导向,切忌讳疾忌医。“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实施以来,各专项工作有了一定起色,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省委的要求、既定的目标和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比如,有的对“清廉云南”建设要干什么心中无数,还未真正体悟省委的良苦用心,一般化、常规化推进工作;有的对“清廉云南”建设怎么干手中无招,找不到突破口,把“清廉云南”建设和部门业务工作割裂开来,发现不了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上有顾虑、斗争精神不足,甚至过于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清廉云南”建设的核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堵塞制度漏洞,优化治理体系。各级党委(党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主动向省委看齐,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精准把握“清廉云南”建设要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等实践内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清廉云南”建设文山行动从“愿景”变为“实景”。
(来源:云南法制报)